生活科普:為什么東北冷面,在南方火不起來?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瀏覽次數(shù):687

本 文 約 5780字

閱 讀 需 要 15 min

天氣越來越熱,人們開始想盡一切辦法“納涼”。入室必備空調(diào)和風扇,出門也要手持小風扇,衣服越來越薄,吃的越來越?jīng)觥?/p>

炎炎夏日的“冷食”里,“冷冷的面”必然占有重要席位。無論是東北的延吉冷面,四川的雞絲涼面,上海的冷面冷餛飩,老北京的素什錦涼面……只有東北叫冷面,其他地區(qū)都叫涼面。同時,東北的冷面還不只是夏天的專利品。

那么,這些又冷又涼的面都有怎樣的歷史,又與地域有著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呢?

東北冷面。來源/網(wǎng)絡

涼面的歷史

涼面又稱“過水面”,古稱為“冷淘”,夏天吃涼面,在魏晉時就已成為民俗。

相傳武則天未入宮之前,還“發(fā)明”了一款特殊涼面。那時,武則天還叫“武珝”,她有一位自小相伴長大的青梅竹馬,名叫常劍峰,二人經(jīng)常去河灣玩耍。河灣渡口處有一家削面店,他們每次都要去吃上一碗,時間長了,老板待他們就像朋友一樣,時常坐在一起討論美食心得。轉(zhuǎn)眼到了夏天,由于天氣炎熱,幾乎沒有人吃面。武珝心生一計:制作一種吃起來不燙的面,這樣能滿足暑天里愛好吃面人的胃口。她將這一想法告訴面店老板,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老板用大米為原料,蒸出一款米面皮,再配上川人特制的佐料,吃來綿韌爽口、麻辣鮮香。

為了紀念武珝二人的感情,店家還將此面命名為“夫妻米涼面”。后來,武珝進宮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人生,但愛好吃面的她多年不忘這碗“夫妻米涼面”,每逢生日,還會命御廚烹制。再后來,人們便將“夫妻米涼面”改為了“女皇蒸涼面”。

據(jù)文獻記載,武則天之后的唐代,涼面已經(jīng)開始流行?!短屏洹分杏涊d:“大宮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此處的“冷淘”即為涼面,唐時每年夏天舉行朝會時,都會專供給一定級別的官員。

南宋林洪所著《山家清供》中記有一則“自愛淘”食譜:“炒蔥油,用純滴醋和糖,醬作齏,或加以豆腐及乳餅,候面熟過水,作茵供食,真一補藥也。食,須下熱面湯一杯?!?/p>

現(xiàn)在來看,這款“自愛淘”和我們吃的“臊子涼面”類似。北方吃面時,常會將熱面撈出后放在冷水或溫水中過一遍,一來降溫,二來“洗去”燙面表面的浮沫和多余的面粉,三來還能讓面條更為爽滑。此外,這一食譜還特意說明,吃完涼面后要補上一碗熱湯,非常的養(yǎng)生護胃。

涼面皮

而對“冷淘”最有名的記載,莫過于杜甫的《槐葉冷淘》一詩:

???????????????????????????青青高槐葉,采綴付中櫥。

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

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jīng)齒冷于雪,勸人投比珠。

愿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

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全詩記錄了杜甫當年“槐葉涼面”的做法,從采摘嫩葉、加水和面,到入鍋烹煮、上桌下肚,杜甫感到在盛夏時節(jié)吃這么一碗翠綠的涼面能讓人忘記憂愁,就算拿去送人也不丟面兒,送君王也都顯體貼和特別。

現(xiàn)代仿制“槐葉涼面”。圖源/網(wǎng)絡

此外,詩中也透露出杜甫是在蜀地習得的槐葉冷淘制作方法,還不確定當時的京城是否已經(jīng)有了涼面。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涼面?zhèn)魅刖┒?,很快成為人們桌上常見的美食。如《太平廣記》記載:

“時春初,風景和暖,吃冷淘一盤,香菜茵陳之類,甚為芳潔”。

一碗涼面能讓軀體通透?!短屏洹す獾撍隆芬舱f:

“冬月量造湯餅及黍臛,夏月冷淘、粉粥”。

此時夏天吃涼面已經(jīng)形成風俗。

雞絲涼面。圖源/網(wǎng)絡

到了宋代,據(jù)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在京城的“四川飯店”出售大小抹肉淘、煎燠肉、生熟燒飯??梢姡敃r開在京都的四川飯店所出售的涼面,又添加了肉料。孟元老還說:食肆出售的涼面,還有“銀絲冷淘”和“絲雞淘”等品種。絲雞淘便是如今四川的雞絲涼面。

北宋詩人王禹偶的《甘菊冷淘》在描述涼面的制作以及形、色、味時說:

“俸面新且細,溲牢如玉墩,隨刀落銀鏤,煮投寒泉盆,雜此青青色,芳香敵蘭蓀?!?/p>

足見時人對這一面食的推崇。

到明清時,涼面品種花樣已蔚為大觀,僅北京一地就有“蝴蝶面”“水滑面” “韭菜邊”“托掌面”等。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也記載:

“明末,京城市肆著名者……順承美大街劉家冷淘面?!?/p>

說明當時的涼面已經(jīng)賣出了專門店。

此后多年,更有各類詩人作詩言志,而涼面也在各類美食家的手下被配以各地相異的各類佐料和拌菜,拌合下肚、開胃爽口,真可謂“似膩還成爽,如雪又飄絲”。

家常涼面。圖源/網(wǎng)絡

冷面的講究

涼面因是熱面過冷水,所以吃起來還是溫熱的。相比之下,延吉的涼面則是冰冷的面泡在冰冷的湯里,里面大多還會丟幾塊冰塊,盛夏時節(jié)端上桌,常常冒著寒氣。

延吉冷面

這一原生于朝鮮地區(qū)的美食,相傳最早還和七仙女有關(guān)。玉皇大帝的七個女兒厭倦天宮清冷,時常背著父親下凡,前往長白山麓,在天池中盡情戲水。某年正月初四,七姐妹又降臨天池。其中小七正在沐浴時,忽見遠方走來一位白衣少年。小仙女急忙上岸取衣,突然飛來一只大鳥銜起衣物就振翅而去。白衣少年見狀忙搭弓射箭,大鳥才拋下衣裙逃之夭夭,衣裙從空中飄然而下,不偏不倚正落在仙女身上。為答謝白衣少年相助,七位仙女為其奉上一碗她們精心調(diào)制的冷面。白衣少年從未吃過如此美味,又見七位仙女氣韻非凡,斷定碗中之物絕非人間俗物,便向仙女討教做面的方法?;氐郊液?,他仿照制作,還將制作方法傳給了后輩。多年后,白衣秀士子孫滿堂依然身康體健,成為當時少有的高壽之人。于是,這一由他傳授的冷面被當?shù)厝藛咀鳌伴L壽面”,后來在正月初四吃“長壽面”,也發(fā)展成為朝鮮族的傳統(tǒng)習俗。

而據(jù)史料記載,朝鮮冷面最早于19世紀初誕生于朝鮮半島的平壤和咸興地區(qū),分為平壤冷面和咸興冷面。平壤冷面是湯面,咸興冷面是拌面。19世紀中葉,朝鮮學者洪錫謨用漢語撰寫的《東國歲時記》中則記有:“用蕎麥面沉菁菹、菘菹和豬肉,名曰冷面?!币簿褪钦f,當時的冷面是用蕎麥面搭配蘿卜泡菜、白菜泡菜和豬肉。

19世紀末,冷面通過朝鮮族傳入我國東北,逐漸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冷面種類——延吉冷面。延吉是中國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首府。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東部,與朝鮮接壤,這里的朝鮮族占我國朝鮮族總?cè)丝诘?2.3%,所以延吉的飲食習慣多與朝鮮相通,但同時也融合了漢族的口味。從朝鮮冷面衍生而來的延吉冷面,被大多數(shù)人認為是同一食物在不同地區(qū)的不同叫法,實際上,二者在外觀和口味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

從外觀來說,朝鮮冷面配菜的擺放婉約、精致,而延吉冷面配菜的擺放風格則非常豪放,像極了東北人的性格;從口味上說,朝鮮冷面比較清淡,湯汁的顏色也要比延吉冷面淡,延吉冷面的湯汁顏色是東北人最愛的醬色,并且加入了辣醬,顏色更加豐富,口味也更加濃郁。

不過,延吉冷面雖然湯色深,湯質(zhì)卻很“清澈”,這是由于在選取煮湯的牛肉時,通常會選用脂肪較少的肉塊,如牛腿肉。熬湯過程中,除一般的佐料和蔥、姜、蒜等輔料外,也會加入青蘿卜和胡蘿卜來吸油提香。

延吉冷面。來源/網(wǎng)絡

延吉冷面的面條以蕎麥為主料,輔料為小麥粉、紅薯粉、土豆粉、橡子粉等,攪面時還要加入一定量的堿水,以使面團更具黏性,同時排除面條微酵時的酸氣。

冷面的配菜有牛肉、蘋果、雞肉丸、鵪鶉蛋(或雞蛋)、黃瓜絲、冷面腌菜和辣醬,正是這些豐富的配料一起造就了冷面酸、甜、辣、涼的混合口感。其中,牛肉和雞肉丸在熬湯時煮好備用,蘋果可以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換選擇不同品種的蘋果,以口感脆爽酸甜為佳。冷面腌菜與朝鮮辣白菜有些相似,但并不相同,這一腌菜通常使用圓白菜,將其切絲后加入鹽、糖、蔥末、蒜末、辣椒面等攪拌均勻,只需腌制一天就可食用,遠遠小于辣白菜的制作周期。

湯、面、配料俱備,混合在一起,再撒上些芝麻與松仁,還帶著冷藏后的冷面湯里顆粒分明的碎冰碴的冷面,就可以盛出上桌了。

這一看似尋常的面食,在朝韓文化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度被視為朝鮮的“國粹”。被稱為朝鮮傳統(tǒng)冷面代表的“玉流館冷面”,主要還和“玉流館”深有關(guān)聯(lián)。玉流館建于20世紀60年代,是典型的朝鮮傳統(tǒng)特色建筑,主體部分分為兩層。屋頂造型與中國故宮相似,但采用的是綠色琉璃瓦,且四角屋檐處沒有石獸裝飾,館體則用白色石料砌成。遠遠望去,尖頂翹首,廊柱高直,亭臺幽雅,十分氣派。因坐落于江邊,在陽光的映射下,館頂青若翡翠,館體白似羊脂,與江水呼應,如玉流動,“玉流館”則由此得名。這里是朝鮮最著名的食府,經(jīng)常用來招待外國元首及貴賓,外國駐朝大使館也多選擇在玉流館舉行宴會。

因此,最為高級的食府里烹制的冷面,自然具有更高的規(guī)格和品質(zhì)。

玉流館冷面

但奇怪的是,十分解暑的冷面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反而遭到了“冷遇”,其實,這和一方人固定的飲食文化和長時間形成的飲食習慣相關(guān)。首先,南方更多以米飯和大米制成的其他食物為主食,比如四川的米粉、米面皮,廣東的腸粉、河粉,江浙的米糕、飯團等。其次,冷面多使用生冷的黃瓜絲和西紅柿,而部分南方民眾很少直接吃生的蔬菜。最后,喜愛煲湯的南方人不能接受冷面采用的冷湯,加上南方大多高溫高濕,直接吃生冷的食物會引起腸胃不適。因此,冷面在南方自然流行不起來。

在東北,冰天雪地時節(jié),走在街上依然可見掛牌營業(yè)的冷面館。這跟“廣東人越熱越要煲熱湯”似乎一樣,東北人越冷越要挑戰(zhàn)冷。背后體現(xiàn)的,實際上是飲食文化折射出的一方民眾獨特的地域品格。

容納了酸、甜、咸、辣多種口味的冷面,體現(xiàn)出人們的兼容并包。而無論是夏日用冷面解暑,還是冬天吃冷面提神,似乎都有那么一絲越困難越要迎難而上的意味。

實際上,在東北熱熱的暖氣房里,來一碗冰爽的冷面,準能讓低垂的士氣瞬間提振,也讓過熱的軀體找到新的平衡。此外,冷面都會搭配半個雞蛋食用,正確的食用方法是先吃雞蛋,蛋黃對胃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避免冰涼的冷面對腸胃造成太大的刺激。

而如果要采訪東北人為啥要在冬天吃冷面,對方大多會回上一句:“還能為啥,好吃唄!”

各地冷冷的“面俗”

不管冷面還是涼面,能在夏天吃得冰涼過癮的就是好面!自從夏天吃“冷冷的面”在各地蔓延后,結(jié)合當?shù)氐娘嬍程厣捕贾饾u出現(xiàn)了風格各異的涼面。

武漢涼面——

涼面在武漢的普及度極高,但凡供應熱干面過早的小吃店子,到了夏天都會售賣涼面。武漢涼面選用的均是機制堿面。烹制時在鍋中倒入大半鍋清水,煮沸后下入面條。面條煮沸后兌入少量冷水,再次煮沸后再加冷水,如此反復三到四次,待煮至面條熟透過心時,撈出濾干水分,就攤放在白鐵皮鋪就的案板上,頂著風扇降溫。面成后盛碗倒上香麻油將面拌勻,海帶、黃瓜、大頭菜切成細絲,綠豆芽洗凈過沸水焯燙待用。

武漢涼面。來源/網(wǎng)絡

吃涼面時,先在一個較大的盆缽里挑上涼面,依次澆上蒜水,加入鹽、雞精、胡椒粉、生抽、炸得微糊的辣椒以及芝麻醬等調(diào)料,等攪拌均勻,再搛上黃瓜、海帶、綠豆芽等,淋上小麻油,然后倒面于一個闊口海碗盛裝——一碗顏色燦黃、根根面條筋道的漢派涼面即告完成。

寧波涼面——

寧波涼面的原料基本為本地堿水面,寬面、圓面隨個人喜好。堿水面煮熟過水后,寧波人也喜歡用電風扇吹透降溫,以保證面條爽滑不粘膩。

寧波涼面的輔料有個特點:凡是能刀切的,一律切成細絲,陪伴涼面的有木耳絲、熟雞絲、熟肉絲、蛋皮絲、筍絲、香菇絲,此外必有韭菜和綠豆芽相佐,東海海鮮更不能少,小白蝦、牡蠣肉、淡菜肉……都是鮮極一時的鮮貨。將這些輔料鋪陳于面條之上,再澆上幾勺熟菜籽油,淋上一些本地產(chǎn)的玫瑰米醋,拌勻入喉,料的鮮香、面的滑爽一股腦兒涌入胃中,令人食欲大開。

涼面不用名貴食材炫技,恰恰用最平凡的本地食材,做出淳樸而又令人神往的味道,是哪怕看到“涼面”兩個字,那種清鮮之味就撲鼻而來的特殊體驗。

閬中熱涼面——

四川閬中,素來有“牛肉熏黑賣,醋當酒來賣;保寧蒸饃蓋章賣,涼面熱著賣”的“四大怪”之說,在閬中,涼面不是涼的,而是熱的,所以也叫熱涼面?!?/p>

閬中熱涼面。來源/網(wǎng)絡

閬中有名的牛肉熱涼面其實是冷面熱臊子。面條下鍋煮沸撈起,散開晾冷,用香油拌勻,面絲金黃油亮。而真正體現(xiàn)其特色的是臊子,就是將鮮牛肉切成拇指大小的塊,加豆瓣、醬、山奈、八角、花椒等香料煨好,然后加水用濕豆粉攪成糊狀,再用特制紅糖上色,加火待用。來客時將其盛入碗中,直接澆上滾燙的牛肉臊子,撒上香菜、韭菜和蒜泥,嗜辣者再添上一些炒香的干辣椒面,一碗黏糊糊熱騰騰的美味涼面就可以開吃了。因為是熱涼面,因此吃完總讓人頭上冒汗。但當食畢回味,當真是熱而不燙,溫而不涼,麻辣鮮香,余味悠長。

此外還有因做法和佐料不同的菠菜涼面、山東的“麻醬涼面”、廣東的“雞蛋涼面”、上海的“粗條涼面”、山西的“柳葉涼面”、天津的“打鹵涼面”、北京的“素什錦涼面”、蘭州的“清湯牛肉涼面”等,各地有各地的吃法,口味也是各有特色。

總之,在燥熱的盛夏,一碗冷冷的面總能讓食欲大振、暑氣頓消。天熱心煩,多少人有了這碗涼面墊底,就能把夏天過得有滋有味。

參考資料:

丹若:《延吉冷面:沁人心脾的舌尖邂逅》,載《百科知識》,2020年第24期。

王琳:《涼面:冷淘銀縷沁心脾》,載《食品與健康》,2017年第7期。

周禮:《女皇蒸涼面》,載《烹調(diào)知識·原創(chuàng)版》,2016年第11期。

何君林:《閬中熱涼面》,載《飲食科學》,2014年第1期。

《杜甫與槐葉涼面》,載《川菜》,2008年第10期。

盛仙文:《夏令美食數(shù)涼面》,載《烹調(diào)知識》,2006年第6期。

END

作者丨樵欞

編輯 | 詹茜卉

校對 | 苗祎琦

排版 | 于嘉夫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