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卵長什么樣?五顏六色、奇形怪狀......
+ 鱗 翅 目 +
Callosamia promethea ? Karl Hillig普羅麗大蠶蛾
Callosamia promethea的卵長得圓墩墩、胖乎乎,中間還有著深色區(qū)域,看起來像一個個圓溜溜的眼球。由它孵化出的毛毛蟲也是肥肥壯壯的,身上還散布著黑色點點,有4個紅色的脊狀突起,以及一個黃色的小臀角。
Callosamia promethea 來源:見水印
Antheraea polyphemus
? Donald W. Hall/University of Florida
天蠶蛾屬的多聲大蠶Antheraea polyphemus的卵呈橢圓形,中部還有兩圈褐色的“腰帶” ,遠遠看去與蝸牛殼倒有些神似。
Acronicta rumicis ? Franziska Bauer/flickr
梨劍紋夜蛾Acronicta rumicis,又稱梨劍蛾、酸模劍紋夜蛾,是為害草莓的主要害蟲之一。它的卵在寄主植物上常成串重疊排列,其上的數(shù)個脊狀突起從中心向外輻射,而且極為扁平的結(jié)構(gòu)也讓卵可以在寄主植株上保持穩(wěn)定。
Pseudohemihyalea edwardsii 來源:見水印
這些粒粒光滑圓潤、宛如珍珠的卵是夜蛾科Pseudohemihyalea edwardsii昆蟲的杰作,它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南部的哥倫比亞峽谷,長大后還會擁有半透明的雙翅,薄若蟬翼,看起來輕盈又靈動。
Pseudohemihyalea edwardsii 成蟲? Marc Kummel
Papilio polyxenes
來源:Jay Cossey/ www.photographsfromnature.com
珀鳳蝶Papilio polyxenes的蝶卵也十分珠圓玉潤,
Lycaena dispar ? Gilles San Martin/flickr
橙灰蝶Lycaena dispar廣泛分布于歐洲,北至芬蘭南部,并橫越至亞洲一帶,在我國多見于黑龍江、遼寧、吉林、陜西、西藏、湖北、四川和新疆等地。
它的卵呈灰白色,像一個小鈕扣,表面還具有復雜的六角形雕紋。
? Alex Wild
黑框藍閃蝶Morpho peleides的卵就像一顆顆口感很好的軟糯QQ糖,卵上的暗帶則表示受精后發(fā)生的化學反應。
+ 半 翅 目 +
Murgantia histrionica ? BYUSGS/Sam Droege
卷心菜炑蝽Murgantia histrionica 的卵最初為淡黃色,之后很快會變成帶有兩個黑帶的純白色,看起來像一個個小巧的巧克力卷。雖然這獨特的斑馬紋路著實令人喜愛,但它卻是十字花科卷心菜、甘藍等的重要害蟲。
Eurydema oleracea 來源:www.jungledragon.com
甘藍菜蝽Eurydema oleracea的卵模樣也十分精致,緊緊挨在一起時,像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啤酒桶。
? wiebkeh/bugguide.net
刺益蝽屬Podisus昆蟲卵的模樣就像帶刺的鐵球,看起來張牙舞爪,仿佛外星來客。
Acanthocephala terminalis ? David Guzman
Acanthocephala terminalis的卵最開始白白嫩嫩、QQ彈彈,不過長著長著就變了樣。
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Pentatoma rufipes ? Tristan Bantock
紅足真蝽Pentatoma rufipes的卵很像一個個笑臉,聚集在一起的畫面相當治愈。
擁有表情包的卵不止一種,瞧,下面這個是不是也十分形象:
來源:inf.news
+ 螳 螂 目 +
來源:www.projectnoah.org
螳螂產(chǎn)卵時會把卵用泡沫包裹起來,之后泡沫會迅速變硬形成卵鞘,可附著于樹枝或其他物體上。
來源:www.earthlife.net
+ 毛 翅 目 +
圖源:wikimedia
毛翅目的石蛾卵通常被包裹在類似果凍的基質(zhì)中,里面含有一種粘性多糖,這種多糖可以幫助保護卵不被捕食。
來源:www.naturespot.org.uk
嘖嘖,這種Q彈的感覺,是不是和古靈精怪的史萊姆有些像?
當然,好看的蟲卵還有很多,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圖片來源:Google 來源見水印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來源:人呆手戶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