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吃葡萄為什么不吐葡萄皮?
來源:星空計劃
發(fā)布時間:2022-08-18
瀏覽次數:683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作者:嘮科開腦洞

審核:高超

有句繞口令是這樣說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焙芏嘧x者以為這只是一句繞口令,其實,這還是一個科學飲食的訓言。

葡萄中有哪些具體成分?

葡萄作為在夏秋季節(jié)少不了的水果,憑借清甜彈嫩的口感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很多讀者在吃葡萄的時候,一般都會剝掉或者吐掉葡萄皮,覺得葡萄皮有點苦澀,難以下咽;而有的人則怕吃皮不太干凈。殊不知這樣做,其實會流失很大一部分來自葡萄皮的營養(yǎng)。

作為水果,葡萄不僅美味,而且也含有很多營養(yǎng)成分。據《中國食物成分表(202118)》中顯示,每100克葡萄中含有能量37千卡、水分88.5克、脂肪0.2克、蛋白質0.4克、碳水化合物8.5克。此外,還有多種礦物質,如鉀119毫克、鈉1.5毫克、鈣17微克、磷13毫克等,以及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

中醫(y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有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止咳除煩、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

而被我們吐掉的葡萄皮,也有不小的營養(yǎng)價值??茖W研究發(fā)現,葡萄皮中含有比葡萄肉更豐富的白藜蘆醇,這是一種多羥基酚類化合物,文獻顯示,葡萄皮中的多酚約占葡萄總酚的25-50%,這種物質除了起到抗氧化和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還具有極強的抗癌能力。

同時,葡萄皮中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葡萄皮中纖維以多聚糖、木質素及含氮物質為主,其中總膳食纖維的含量達干物質的75%以上,而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則占總膳食纖維含量的15%以上,并以果膠類物質含量最為豐富。

眾所周知,適宜的膳食纖維攝入量,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膳食纖維還具有強大吸水性,當人體攝入的營養(yǎng)過剩時,它能把過剩的營養(yǎng)帶出體外,有利于糞便的排泄,防止便秘。經常補充膳食纖維,不僅能保持健康的體質,還能有效預防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葡萄皮上的“白霜是什么?

很多人不敢吃葡萄皮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看到葡萄表面有一層白霜,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很多人誤以為是農藥殘留物。

一般來說,只要是分布均勻、未覆蓋葡萄表皮本身顏色的白霜,都可認為是葡萄本身分泌的糖醇類物質,也被稱為果粉,對人體完全無害,是葡萄的“保護神”。這層白霜可以減少葡萄水分蒸發(fā),避免葡萄采摘后快速失水皺縮。其次,這層白霜不溶于水,它可以避免葡萄表面吸附水分形成濕潤的環(huán)境,從而導致病菌滋生和侵染,另外,白霜中富含的葡萄酒酵母,還可防止制作葡萄酒過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

正常的白霜應該是非常均勻地分布在葡萄表面的,不會覆蓋葡萄果皮本身的顏色。如果是藥劑的話,那么這個“白霜”的分布就不會那么均勻,其中還會有暗藍色的痕跡,這種就需要認真清洗干凈才能吃。

這樣清洗,干凈又安全

如果實在不放心的話,在清洗的時候,可以在水中加一勺面粉,攪拌均勻。然后把葡萄放在水里來回地搓洗一會,等到面粉水變渾濁時,葡萄上的臟東西就被黏黏的面粉水粘下來帶走了,這時將葡萄取出,再用清水沖一下,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葡萄雖屬藥果兼優(yōu)的養(yǎng)生佳品,但其性寒涼,因此不宜過食,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應適量,當脾胃不和、虛寒泄瀉時應忌食。

文章由科普中國-創(chuàng)作培育計劃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