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喂猴子多吃兩根香蕉,怎么成了害它?
來源:原點閱讀
作者:陶雨晴
發(fā)布時間:2021-03-26
瀏覽次數(shù):2573

2014 年,《衛(wèi)報》 (The Guardian)報道,英國佩恩頓動物園(Paignton Zoo)從猴子的 食譜里拿掉了香蕉,代之以綠色蔬菜和樹葉。

管理方解釋說, 水果的養(yǎng)分不均衡,糖分多,纖維素少,讓猴子吃太多香蕉, 就像小孩拿蛋糕、巧克力當飯一樣,有礙健康。猴子對此可能有些意見,但它們又不是小孩子,不管怎樣鬧,大人也不 會心軟。

圖片

樹葉當主菜,香蕉當點心

猴子吃香蕉有礙健康,很多人聽到這里會無法接受。從老祖先孫大圣開始,猴子吃水果不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嗎?香蕉不是健康食品,難道還是垃圾食品不成?

要知道猴子為什么不該吃太多香蕉,首先要理解猴子的健康飲食標準。

靈長目動物的食譜各式各樣:一些保留原始特征的小猴,比如眼鏡猴屬(Tarsius spp.),85% 的食物是昆蟲。獅尾狒狒(學名 Theropithecus gelada) 幾乎只吃草。倭狨( 學 名Cebuella pygmaea)咬破樹干,舔食流出來的樹汁,順便捕捉被樹汁吸引過來的昆蟲。金竹馴狐猴(學名 Hapalemur aureus)更奇怪, 它的主食是一種大型竹子( 學 名 Cathariostachysmadagascariensis),含有劇毒的氰化物,它每天攝入的氰化物, 是同等大小動物致死量的 12 倍。

圖片

金竹馴狐猴大多數(shù)靈長類的食物里,都包含大量纖維素含量高、營 養(yǎng)價值低的植物莖葉。這是人類和猴子食譜最基本的不同。

疣猴亞科(Colobinae)的金絲猴和葉猴,擁有巨大的胃(容量可以達到3升),里面居住著眾多的共生微生物。雖然四肢苗條, 但是這些猴子看上去還是像有啤酒肚。

圖片

滇金絲猴微生物可以分解纖維素,幫助猴子消化樹葉、樹枝,還有金絲猴的特色菜“松蘿”,這是一種長在樹枝上的地衣, 貌似掛在樹上的白胡子。從這方面來看,猴子的胃更像是羊而不是人。

廣西南部的珍稀動物白頭葉猴(學名 Presbytis leucocephalus),食譜里有 42 種植物,即使是在果實成熟的 7— 8 月,它的食物也只有 35% 是果子,其余幾乎都是樹葉。

圖片

白頭葉猴人的腸胃體積小,構造簡單,只能接受容易消化的,“細致” 的食物,對我們來說,香蕉算是高纖維,對猴子來說就是“細 膩絲滑”,跟巧克力差不多。猴子的高纖維食物,比如樹葉青草, 我們根本無法入口,只能做床墊。

淀粉雖好,貪多有危險

也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經常吃,但猴子不能隨便吃的。孫悟空離開花果山之后,從吃桃子改成吃米飯。雖然靈長類都具有消化淀粉的能力,但我們在這方面要超出其他猿和猴子。

圖片

人類有好幾個制造唾液淀粉酶的基因,而黑猩猩只有兩個。淀粉酶基因越多,消化淀粉的能力也就越強。動物園里猴子的伙食,確實會包括一些谷物和薯類,但 必須控制好量,不能太多。對于主食是樹葉的猴子來說,食用太多淀粉,破壞了胃里微生物的“生態(tài)平衡”,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糟糕的是,對猴子有害的東西,偏偏也有非常大的誘惑力。淀粉和糖都含有很多的能量,植物不會無緣無故浪費能量,在自己的組織里堆積糖或淀粉,把樹干變成面包,樹葉變成餅干。寶貴的淀粉和糖,要不然是作為植物生長所需的“儲備糧”,存放在種子和地下根、莖里,用毒素和硬殼嚴密保護 起來,要不然是作為零星的“紅包”,以花蜜、果肉的形式, 獎勵傳播種子或花粉的動物。自然環(huán)境里,富含糖和淀粉的食物,都是難得的珍品。動物吃到之后,可以享受豐富能量帶來的好處,又很少有機會吃得過量。

大多數(shù)靈長類動物,都進化出了對于高能量食物, 特別是對糖的強烈偏愛。喜歡吃甜食對它們是有益的。到了人類世界里,蛋糕、點心唾手可得,即使是香蕉、 白薯這樣的“天然”植物組織,也經過人工選擇變得果實更大, 糖分更多,纖維素更少。這時,嘴饞就成為一個缺點了。圖片

日本大阪的奧哈馬公園(Ohama Park)里,雖然有“禁止投喂動物” 的警告牌,獼猴(學名 Macaca mulatta)還是因為游客喂給的零食,胖得一塌糊涂,有的猴子體重達到了 20 千克(正常的獼猴只有 7.7 千克重)。

圖片禁止投喂標志

2012 年,北京動物園有一只川金絲猴(學名 Rhinopithecus roxellana)死于急性胃病。具體病因不明,但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金絲猴展區(qū),有很多游客喂猴子,有人把東西高高扔起來, 越過鐵絲網,還有人把玻璃展窗的接縫弄開,把食物遞過去。游客以為只是“玩耍”的舉動,對世界僅存幾千只的珍稀動物, 卻可能是致命的危險。

作者:陶雨晴

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