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時便對“廣寒宮”充滿無限遐想的中國人,正一步步揭曉月球的更多奧秘。4月24日,在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中,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探月工程三期總工程師胡浩透露,嫦娥六號任務擬瞄準2024年前后,以著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開展采樣返回和探測為目標,開展后續(xù)詳細論證工作?!霸虑蚴堑厍蛭ㄒ坏奶烊恍l(wèi)星,可以作為人類進入深空的前哨戰(zhàn)或者試驗場?!?/p>
自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以來,“嫦娥一號”至“嫦娥五號”多個探測器尋夢太空。隨著2020年嫦娥五號將月球的土特產“月壤”成功帶回“家”,中國探月工程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zhàn)略。
“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使命的背后,也給它的后繼者們開拓出一片更看廣闊的宇宙空間。
胡浩介紹,“嫦娥六號”探測器是“嫦娥五號”的備份,已經于2017年完成了主要產品的研制。2019年4月18日,航天局對外發(fā)布了“嫦娥六號任務國際載荷搭載合作機遇公告”,以“堅持創(chuàng)新、天地統(tǒng)籌、科學可行、成果可見”為原則,經分析篩選將法國氡氣探測儀、俄羅斯和中國聯(lián)合申請的月表水冰賦存研究裝置、瑞典的月表負離子探測儀和意大利的激光測距角反射儀等4個載荷列為初選項目。
“通過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開展月球相關資源勘察、科學研究和科研技術驗證,將促進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設?!焙平榻B,目前國家航天局正在倡議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打造解決空間科學問題、有效利用月球資源、發(fā)展地月經濟圈的基礎設施和共享平臺。
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科學家們對后續(xù)的月球探測充滿期待?!叭绻茉谠虑蛏喜荚O一些探測器,就可以長期、穩(wěn)定、大尺度、實時監(jiān)測地球。月球還有很多資源,例如太陽能、氦-3、鈦鐵礦、水,很可能會成為地球資源的后備庫?!焙普f。
在他看來,月球也是人類邁向深空的支撐點和深空探測技術的演練場。“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人類活動的加劇,想在地球上找一片凈土進行天文觀測,除了南極,選擇不多。所以在地球觀測外太空,難度較大。但月球沒有大氣,特別是背對地球的一面,是觀測外太空的理想位置。這有可能讓我們花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多成果,但這還需要技術支撐?!焙普f,科學家們也在展望未來,希望能在月球表面建立外太空觀測站、實驗室、物資轉運站、人類活動基地等,一旦在月球表面安置了生產設施,就可以利用這一運輸通道將月球上生產的物資運送到太空或返回地球。當然,這些還都需要科研論證和科學技術的支撐。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