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科技參考-
發(fā)布時間:2021-06-09
瀏覽次數(shù):1240
環(huán)球科技參考-

澳大利亞斥巨資啟動氣候服務

近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斥資2.1億澳元啟動“澳大利亞氣候服務”,旨在為包括森林火災、洪水、熱浪、熱帶氣旋、惡劣天氣(如雷雨和冰雹)、大規(guī)模煙霧事件、地震與海嘯在內的所有自然災害的應急準備、響應、恢復與重建活動提供信息,支持更好、更快地做出決策,提高澳大利亞在預測和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方面的世界領導者地位。

“澳大利亞氣候服務”的主要工作內容與宗旨包括:通過將澳大利亞氣候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數(shù)據與信息集中到一個平臺上,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構成的威脅,限制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目前及未來的影響;通過更好地獲取自然災害風險、暴露度、脆弱性信息以及大量的長時間尺度的天氣與氣候數(shù)據,基于完善的影響建模與信息,最終提高向決策者提供信息的范圍與質量;更好地了解韌性、救濟、響應與恢復方面的決策需求,整合數(shù)據與信息以增強國家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提供靈敏的態(tài)勢感知、分析能力和情報,最終改進決策支持和分析服務;創(chuàng)建新的數(shù)據服務,填補關鍵空白,確保澳大利亞范圍內有關氣候與自然災害威脅的信息保持全面一致。

該服務是一項合作伙伴關系項目,由來自澳大利亞氣象局、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聯(lián)邦科學與工業(yè)研究組織和澳大利亞統(tǒng)計局的知名科學家承擔,啟動之初將側重于支持澳大利亞應急管理署和即將成立的國家恢復和韌性機構。(裴惠娟)

德國《氣候變化法》修正案提出到2045年實現(xiàn)氣候中和

近日,德國聯(lián)邦內閣通過《氣候變化法》修正案,規(guī)定德國到2045年實現(xiàn)氣候中和,并提出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的水平減少65%,到204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的水平減少88%。

修訂的法案指出,到2030年,能源與工業(yè)部門將承擔更多的減排量。由于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可以取代化石燃料,因而可再生能源供應是其他所有部門減排的關鍵。修訂的法案規(guī)定了2020—2030年各部門允許的年度排放量,并列出了2031—2040年的年度減排目標,分別為67%、70%、72%、74%、77%、79%、81%、83%、86%和88%(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修訂的法案還納入了森林和泥炭地等自然碳匯的目標,提出要加強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yè)部門對氣候減緩的貢獻。碳匯的擴張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德國政府已經開始加強濕潤泥炭地和森林的改造和擴張。(廖琴)

變暖導致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30%

近日,研究人員指出,經過4.5年的土體變暖后,20 cm以下土壤的碳損失率高達33%,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30%。

在全球碳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20 cm以下土壤是重要的碳匯,但人們對其在氣候變化下的脆弱性知之甚少。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達特茅斯學院、瑞士蘇黎世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測量了針葉林地塊經過4.5年的土體變暖(4℃)后下層土壤碳含量的變化及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研究結果顯示,變暖對不同土層的有機碳儲量有不同的影響。20cm以下土壤的碳損失約3.21kg/cm2,損失率高達33%,主要來自有機顆粒物的分解。相比之下,20cm 以上土壤碳儲量在統(tǒng)計上沒有顯著增加。氣候變暖導致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30%。該研究指出,模型預測應將20cm以下土壤中有機碳的高溫度敏感性、土壤的非均質動力學等考慮在內,才能準確預測未來土壤對氣候變暖的反饋。(董利蘋)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d1343

《中國科學報》 (2021-06-09 第2版 國際)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